国足选帅迷雾重重卡纳瓦罗传闻引质疑

最近一段时间,国内足球圈的风向标,似乎被一股莫名其妙的“米兰旋风”带偏了。关于某位意大利籍少帅执掌国家队教鞭的传闻,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冷却,反而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,最终演变成一出近乎荒诞的“非他莫属”大戏。打开各类平台,言之凿凿的“足协急晤”、“新方案说服”,简直要把这桩潜在的雇佣关系,包装成了一场跨国谈判的巅峰对决,让人哭笑不得。


从事这行二十载,国际足球的潮起潮落见得多了,选帅这档子事,从来都是一个严肃而周密的系统工程。然而,眼下这股舆论的狂热,却将一个本该遵循严谨程序的遴选过程,硬生生地扭曲成了媒体的狂欢。仿佛中国足协已别无选择,必须在国庆之前,不惜一切代价地“拿下”这位候选人。这种脱离实际的渲染,不仅是对足协选帅组专业性的轻视,更是对整个中国足球大环境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误导。


事实上,据我们所掌握的可靠信息,中国足协的选帅工作,正按部就班地展开。在即将到来的长假期间,选帅小组将启动线上视频面试环节,这是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现代化考察方式,所有符合条件的投递者,都将获得平等展示自身执教理念与能力的平台。这其中,自然也包括了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这位少帅。他和其他众多应聘者一样,都只是这公平竞赛场上的一员,等待着被检阅。


因此,当某些海外媒体言之凿凿地宣称,足协要特地前往米兰,与特定候选人进行“新一轮直接会谈”,甚至要给出“更具诱惑力的方案”时,作为一名资深观察者,我不得不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。这套说辞,无论是从选帅的常规流程、候选人的求职姿态,还是足协的公信力维护角度来看,都显得格格不入。试问,一位主动递交了简历的求职者,需要雇主远赴他国、登门拜访、甚至附加特别条件来“说服”他上任吗?这显然颠覆了正常的逻辑。


我们不难想象,足协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主帅,收到的简历绝非少数,其中不乏执教履历更丰厚、业内声誉更卓著的教练。如果对每一位候选人都要如此“特殊照顾”,那么整个选帅工作将如何推进?统一的线上考察,是确保透明度和效率的基础。任何形式的“特别安排”,都可能打破这种平衡,引发不必要的猜测和非议,甚至影响最终决策的公正性。


所以,在我看来,与其沉溺于这些捕风捉影、添油加醋的传闻,不如让喧嚣归于平静。卡纳瓦罗先生既然已表达了执教意愿并递交了申请,那就和其他所有应聘者一样,遵照足协既定的程序,参加线上面试,展示自己的抱负与方案。中国足球的未来,需要的是扎实、理性、专业的选拔,而非被媒体的聚光灯所裹挟,被无谓的炒作所绑架。希望大家都能保持一份清醒,让专业的归于专业,让足球回归足球本身。